
干货!一文全解智能仲裁解决方案
互联网金融和智慧贷款是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方向,但智慧贷款自带的互联网属性,如签约线上化、证据电子化、业务量大、金额小、周期短等特点,对该金融业务出现贷后不良后,如何运用匹配的管理和处置手段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广电仲达致力于为金融机构提供区块链存证及贷后不良纠纷智能仲裁系列产品及服务,采用合规、有效、智能手段,提升交易证据的有效性和证明力,通过仲裁方式快速解决争议,从而提升金融机构的不良纠纷案件的管理效能,满足智慧贷款业务的长效发展需要。
一、业务背景
在互联网新时代、新经济的大环境下,大量的金融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个人信用贷款产品、消费贷款产品、信用卡产品以及小微企业、普惠贷款产品)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的技术完成投放和交易。
这样的智慧贷款产品在贷后必然面对贷后不良纠纷争议解决的议题,依然存在两个主要困境:
01 通过传统的存储和传输方式无法保证电子证据的有效性和证明力
02 通过传统争议解决方式无法快速消化量多额小的贷后不良案件
二、解决方案
01 通过区块链存证,提升电子证据的有效性和证明力
电子证据的有效性和证明力的问题,可以通过区块链存证的方式解决。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和加密算法等多种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模式。利用区块链的这些优势,将数据存储到区块链上,能有效保障电子数据的原始性和不可篡改性。也就是说,区块链存储的数据是后续纠纷出现时相应电子证据被认可、被确定真实合法有效的有力保障。
区块链存证为了保证电子数据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采用了Hash算法加密技术和区块链存储技术。我们对产生的电子数据(电子合同数据、签章数据等等)进行Hash算法加密,生成独一无二的电子签名摘要,再对生成的Hash摘要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去中心化存储在各个节点中。贷后争议发生后,向争议解决机构提交电子证据的同时提交区块链存证信息,裁判者使用技术工具,来确定电子证据是否被篡改。
02 对接仲裁机构进行互联网仲裁,提升贷后不良纠纷解决效能
金融机构如果仍通过线下传统方式完成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贷后不良纠纷解决,将在管理成本、人力成本、时间成本、费用成本等与互联网交易产生极大的矛盾。通过与仲裁机构数据对接,将纠纷提交至仲裁机构完成互联网仲裁,将大大提升不良纠纷案件处置效能。
互联网仲裁与互联网金融交易天然匹配:互联网金融借贷交易所涉及的合同、交易行为均为电子数据,只要与匹配的互联网仲裁系统相对接,就能实现互联网贷款纠纷的在线审理,完成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校验,尤其是电子证据的区块链存证校验;互联网仲裁不受地域限制,解决了互联网金融参与人分布广泛的问题;互联网仲裁机构的高效、接受创新度高、批量化处理等特点,符合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互联网仲裁也是仲裁,一裁终决,过程不公开审理,符合银行机构数据保密和合规要求。
三、产品及服务方式
根据金融机构的不同类型和不同需求,广电仲达通过以下三种可选的方式提供区块链存证及贷后不良纠纷智能仲裁技术服务:
01 本地化服务
向银行提供本地化不良案件管理系统及持续的案件服务
本方式主要匹配以下情况:
1.主体是银行,尤其重视数据保密性,系统须本地化部署;2.技术层面需要完成电子存证、数据对接等系列攻关工作,自身开发成本高、难度大、周期长,需要引入成熟产品和有丰富相应开发经验的开发团队提供服务,做到在有限时间内快速开发部署;3.业务层面,有一支稳定、成熟并为仲裁业界认可的仲裁业务专家团队进行案件服务以及对接沟通工作。
02 SAAS服务
向其他持牌金融机构及不良资产管理机构提供SAAS服务
广电仲达拥有区块链存证验证平台,并向金融机构及不良资产管理机构云部署的诉裁通案件管理系统,通过SAAS服务方式给予技术赋能。
金融机构即时开通、即时部署、即时使用,进行不良资产快速处理,可通过批量数据导入的方式完成存证和仲裁,不受限于系统开发进度和数据对接进度,无案件量上限,亦无批次限制,有效提升金融机构的案件管理能力和不良资产处理能力。
本方式主要匹配以下情况:
1.主体是持牌金融机构及不良资产管理机构,有批量不良纠纷需要处理,无本地化部署需要;
2.其他均与本地化服务一致。
03 API对接服务
向自身有技术力量金融机构或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接口对接服务
鉴于:
1.金融机构或者第三方服务机构虽有基础技术能力,但无区块链存证验证及对接仲裁技术;
2.希望与仲裁机构进行数据对接,但因仲裁机构本身无系统开发能力、接口开发能力或接口联调能力。
广电仲达通过区块链存证及仲裁接口对接服务,存证时调用区块链存证接口完成存证,面对贷后不良案件需要提起仲裁时通过接口读取已实现保存的电子证据、提交案件数据、整理仲裁申请、提交到仲裁委,并通过接口跟踪后续案件状态、获得结案文书。